唯一的要求是,她怕高,所以,骨灰罈子要放在低矮處,方便她來來去去。
但在怪物出現時他卻是唯一跟美國士兵一起對抗怪物的人。由於怪物出現,自戰後即把韓國納入附庸的美國,打算藉此在韓國實驗生化武器,於是放話說怪物會造成SARS傳染病。
讓他如台灣的導演李安一樣,從韓國走向世界。而《駭人怪物》其實就透過一個「疑似疫情傳染」,在不同階層身分的人群互動中,表現了韓國社會價值觀的種種亂象。電影預算僅1100萬美金,片中的怪物,委託紐西蘭威塔工作室、約翰・考克斯生物工作室,跟The Orphanage工作室製作,其成品卻完全不輸好萊塢水準。但他也因為自己的無能,逃跑時抓錯人的手導致女兒被怪物捲走,數錯了子彈數目,害自己的父親被怪物殺死。原本男主角以為女兒已死,後來發現她只是被帶走,還沒被吃掉。
如果說《寄生上流》以一個非常緊縮的貧富差距環節,要批判韓國社會的荒謬體質。這也是《寄生上流》獲得主流注目後,讓台灣電影圈熱衷討論韓國電影工業的原因。7國通報首例,疫情蔓延全球超過52地區 今日也有多個國家出現武漢肺炎首例。
世衛組織先前曾表示,中國的武漢肺炎疫情已在2月2日達到頂峰,此後患者持續減少。根據世衛每日報告,中國26日通報新增412例確診,中國以外新增459例。相較武漢肺炎,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(SARS)及中東呼吸症候群(MERS)2種冠狀病毒疾病致死率較高,病患僅有輕微或無症狀的人也非常少,但武漢肺炎目前死亡病例已是這2種疾病2倍以上。義大利的感染病例為歐洲最多,今晚增至破400例,另有12例死亡病例。
在歐洲部分,《中央社》報導,1名60歲的法國人病故後,法國總計有2人死亡、18人感染。率先偵測到病毒的中國,死亡病例逐漸下降,過去24小時累計52死,為超過3週以來最低。
伊朗宣布共有19例死亡、139例確診感染,連衛生部副部長也中鏢。如果把一些國家最近通報、但尚未納入世衛最新報告的死亡病例算入,病故人數將增至約50人。武漢肺炎全球擴散-即時疫情線上指南 全球單日新增病例首度超越中國 《中央社》報導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26日晚間公布的最新數據,全球各地約有8萬1109起感染病例、2761起死亡病例。」譚德塞說,若干國家「確診病例暴增」,「令人深感憂慮」。
巴西首例確診病例也是中南美洲首例。「COVID-19」(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,以下簡稱武漢肺炎)疫情持續延燒,全球出現確診病例的國家地區超過40個,歐洲各國淪陷、拉丁美洲也通報首例,現在除南極洲外,全球6大洲都出現確診病例,昨(26)日世界衛生組織則指出,全球新增確診病例數首次超過中國新增確診病例數,並警告有些國家「尚未準備好」因應。其他37個國家合計則僅2790確診,44例死亡。」他警告,疫情可能會持續「好幾個月」。
《中央社》報導,根據譚德塞(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)在日內瓦對外交官員講話的文字稿,他表示:「中國以外其他國家昨天通報的新增確診總數,首度超越中國新增人數。《中央社》報導,世衛與中國聯合專家團隊領導人艾沃德(Bruce Aylward)稱讚中國實施嚴格的隔離與防控措施,同時也警告,其他國家「還沒準備好」控制疫情。
法國26日晚新增6名新病例,其中首位無疫區旅遊史的法國公民在確診數小時後,病逝於巴黎醫院。歐盟衛生與食品安全執委凱瑞亞基德斯(Stella Kyriakides)今天在羅馬表示,病毒已顯示出跨越大洲及邊界的能力,歐盟必須加強準備,已要求會員國並回報其應對疾病大流行的計畫。
中東「武漢肺炎」疫情擴散:伊朗12人死亡僅次中國,各國出現確診都與伊朗有關 各國防控加嚴,世衛稱讚中國嚴格措施 《中央社》報導,波斯灣國家宣布將採取新措施,切斷與中東一大疫區伊朗的聯繫,以防堵疫情擴散。美國專家警告,武漢肺炎成為季節性流行病的可能性很高,未來全球恐怕會有70%的人口都感染。伊朗有關當局也宣布,限制武漢肺炎確診或疑似病例患者在國內旅遊。而且義大利的疫情開始影響歐洲其他國家,包括《中央社》報導,羅馬尼亞1名男子今天經檢驗為武漢肺炎確診首例,他上週曾與1名來到羅馬尼亞的義大利人接觸過。譚塞德說,截至今天(26日)上午,中國武漢肺炎確診累計達7萬8190例,其中2718例死亡。以日本47個都道府縣目前的175例來看,疫情最嚴重的是北海道,共有39例。
《中央社》報導,在歐洲,儘管武漢肺炎已經蔓延到托斯卡尼大區(Tuscany)、西西里島(Sicily)與古里亞省(Liguria),義大利周圍國家仍決定維持邊界開放,但數國政府建議國人推延旅遊計畫。他並宣布,世衛組織的團隊本週末將前往伊朗,以評估當地疫情。
目前巴西還有22例疑似病例,11例在聖保羅。儘管中國的武漢肺炎新增確診和死亡人數都在減少,但中國疫情仍比其他國家嚴重許多。
美國專家預測:全球最高恐有70%人口感染 《中央社》報導,流行病學家間已漸漸有共識認為,武漢肺炎最終將成為新型季節性疾病,耶魯大學公衛生院講師韓布林(James Hamblin)24日以「你可能會得冠狀病毒」為題,在美國《大西洋月刊》(The Atlantic)刊文指出,由於許多確診病例並無危及性命,這讓疫情特別難以抑制。今日單日新增超過300例。
他說:「你們必須要準備好大規模防控…...速度要快兩個多月前,這本書終於面世了,我立即訂購,書到手後便急不及待幾天內看完。我最不滿意的地方,與內容無關,就是此書甚多錯漏,例如錯字、缺字和多出的字。大約兩年前,在尼采學者Brian Leiter的網誌看到他預告一本尼采入門書即將出版,作者不是他本人,而是牛津大學哲學副教授Peter Kail。
果然寫得極好,絕對值得推薦。這個安排雖簡單,卻重要,因為它反映出作者在書的前言裏強調的一點:「尼采的看法隨著時間而改變,雖則有幾個主調和問題貫串他的整個哲學生涯。
推薦這本書的學者,除了Leiter,還有Bernard Reginster、Paul Katsafanas、Keith Ansell-Pearson等,全都是很有份量的尼采專家。我讀過這個系列的另外一本,Simply Gödel,認為是佳作,還寫了一篇短評。
」我沒有讀過任何德文或法文的尼采入門書,所以不敢隨便附和Leiter「最好的」之說,但他指出的三個優點,我是完全贊同的。書名「Simply Nietzsche」,是Simply Charly出版社Great Lives系列的其中一本。
Kail在多處表明他寫出的是自己的見解,讀者不難看出,那是他研讀尼采著作經年的結果,都是些很有見地的看法。此外,對尼采「the will to power」這個概念,此書的討論實屬語焉不詳。這本入門書「不流於膚淺」,原因正在於此。書的結構亦很簡單,順著尼采著作出版的次序解說他的哲學。
最離譜的是有一處不是引文的段落突然縮了進去,看來像是引文。這雖然是一本簡短的尼采入門書,但絕不只是綜合別人的著作內容而成。
這樣馬虎的校對,實在是糟蹋了一本好書。可是,只聞樓梯響,過了很久也未見書的蹤影。
我特別欣賞作者對「the eternal return」和「self-overcoming」的詮釋。這本書寫得清脆俐落,從頭到尾引人入勝。